耐迪优点:
 1、中国首家制剂通过欧盟认证、
    全国首批获得美国FDA认证的企业、“
 中国十大重点行业最具竞争力上市
 公司十强”之一企业——浙江海正
 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2、“临床研究资料表明,本品与文
迪雅具有相似的安全性和疗效。单
 次口服4mg文迪雅(葛兰素史克公司
 生产)与单次口服相同剂量的本品
 具有生物等效性。”注:摘于SFDA
 2008年05月04日核准的说明书。
 3、售价为文迪雅的一半以下。
    首页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糖尿病人

添加时间:2010/7/5 14:48:24  浏览次数:625           

------来源:羊城晚报

    ■健康视点

  受访专家/全国眼底病学组委员、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黄斑病专科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峰

  文/羊城晚报记者 胡 菁

  6月26日,中华眼底病杂志、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广东众生药业共同举办了“中国眼底病论坛·视网膜血管疾病专题研讨会”,全国眼底病学组委员、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黄斑病专科教授文峰在会议现场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指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是糖尿病人最严重的眼部并发症,其导致失明和视力减退的概率比非糖尿病人高25倍,糖尿病患者万万不可忽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致盲主因

  中国最新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有9240万糖尿病患者,中国已取代印度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在糖尿病的诸多并发症中,眼部并发症占20%-34%,为第二位,仅次于心血管疾病。

  据文峰教授介绍,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发症有多种,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白内障、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糖尿病并发的青光眼、糖尿病的屈光改变等,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人最严重的眼部并发症,它是由于糖代谢紊乱,毛细血管的改变,以及血流淤滞,引起视网膜循环障碍、视网膜缺血缺氧而发生的,其导致失明和视力减退的概率比非糖尿病人高25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多无症状,随着病变进展,患者可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晚期可并发视网膜脱离及失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成为四大主要致盲疾病之一(其他致盲因素是:老年性黄斑变性、青光眼和老年性白内障)。

  治疗

  指南

  糖尿病眼病与血糖关系密切,患者首先应严格按照要求控制血糖,此外还需积极控制血压及血脂,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糖尿病眼病的发生,或者延缓其发展。目前,尚无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特效药,患者可采用激光对症治疗,配合活血化瘀中药及改善微循环药物辅助治疗。如出现玻璃体积血,特别是发生视网膜脱离,则应考虑玻璃体切割手术。

  ●别等视力下降再去看眼科医生

  目前,患者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害缺乏认识,更谈不上重视。由于早期多无症状,很多患者对医生建议其做眼底检查很不理解:“我只要定期监测血糖就好了,为何还要定期查眼睛?”正因为认识不足,许多糖尿病患者往往等到视力严重下降才到眼科就诊,延误了宝贵的治疗时机。

  文教授解释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早期眼底病变不影响黄斑部时,视力不受影响,所以患者一般没有症状。随着视网膜病变的发展或血糖控制不好,患者不同程度地出现视力下降,严重时单眼或双眼视力大幅下降,甚至无光感。当病变累及黄斑部时,则会引起视物缩小变形、视野缩小或有暗影,病人感觉眼前有黑的“漂浮物”、“蝌蚪”或“蜘蛛网”。当发生增生性病变,新生血管大量出血到玻璃体腔,将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防治要点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视力的损害是不可逆的,及早发现、及早干预对控制和延缓病程的发展非常关键。文教授强调,一旦被确诊为糖尿病后,提倡患者立即到眼科医生处进行眼部检查,并制定定期随诊规划。通过及时的治疗,大多数糖尿病引发的视力损害和失明是可以避免的。建议———

  1、所有患1型糖尿病的儿童和青少年都应该进行眼病筛查。如果未发现视网膜病变,则以后每年检查一次眼底;如发现视网膜病变,则以后每年要按医嘱增加检查眼底次数。        2、 2型糖尿病患者一旦糖尿病诊断确立,就应及早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如果未发现视网膜病变,则以后每年检查一次眼底;如发现异常,则应按医生要求随时进行眼科检查。  

[关闭]    
联系我们 | 商标及版权声明 | 隐私声明 | 弃权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非经营性-2018-0070 浙ICP备09102020号-1
杭州耐迪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开创网络 制作维护 COPYRIGHT©2008 NDYY.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