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已经达到1.14亿,也就是说每10名成人中约有1人患有糖尿病,约占全球糖尿病人总数的三分之一。
糖尿病专家表示,糖尿病在我国近10年呈井喷态势,它和心脑血管疾病都有着相同的病理背景——“代谢综合征”,它们的健康风险因素都是饮食引起的。此外,也有专家表示,糖尿病有遗传倾向,如果家族里有糖尿病史,那后代得糖尿病的几率就会增加。
1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增加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已达1.14亿,占中国成年人口的11.6%。与2007年相比,中国增加了2200万名糖尿病人,几乎相当于澳大利亚全国人口的总和。“在我国患病人群中,以Ⅱ型糖尿病为主,Ⅱ型糖尿病占90%以上。发达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仍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城市仍高于农村。”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赵莉娟说,上世纪80年代,全国一项糖尿病普查中,糖尿病患病率仅有0.67%。近几年,这个数字增长到9.7%,在60岁以上老年人中,患病率高于15%。
赵莉娟说,近年来,20岁以下的人群中Ⅱ型糖尿病患病率也显著增加。前些年,来看病的大多是老年人,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最小的患者只有十六七岁。“大多是生活不规律的小胖子。”除病毒感染、妊娠等引起的糖尿病,因遗传、环境因素导致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占90%以上,这个人群仍在不断壮大。
如果孩子突然瘦了十斤,还出现经常口渴、不爱动等症状,父母一定要引起重视,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
2建议45岁后定期检查
赵莉娟说,中国人的遗传易感性较强。半个世纪前,大多数人处于饥饿和穷苦状态,而能在困苦中顽强过活的人体内有一种特殊“节约基因”,可以充分吸收各种能量,当这些人脱离贫困进入小康后,进食的高热量食品普遍偏多,而且容易吸收,这是发生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高血液黏稠度等一系列代谢综合征的“共同土壤”。“因遗传因素患糖尿病的人也比较多,如果家中有长辈患糖尿病,晚辈的患病几率会增大。”赵莉娟说,患糖尿病还有其他的因素,由于人们经济状况迅速改善,很多人大吃大喝给糖尿病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其次,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热量摄入过多、体力活动减少、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老年化倾向,随着年龄的增高,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上升。
据了解,糖尿病的高发人群主要集中在45岁以上的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体重会增加,身体脏器开始有衰竭趋势,更易患糖尿病。过了45岁以后,一定要定期体检,一旦发现血压、血脂高要及时治疗,坚持每日锻炼;肥胖人群,糖尿病是代谢性疾病,体内营养过剩,体内胰岛素不能有效降低血糖;怀孕期间血糖高或生下巨大儿的女性,生育后患糖尿病几率也会增大。
3不能根治但易控制
如果不好好控制血糖,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很多。比如视网膜病变,可能导致失明,糖尿病肾病,可能引发尿毒症等等。“国内对糖尿病的知晓率和确诊率很低。”赵莉娟介绍,比如100人确诊糖尿病,去治疗的人很少,在治疗的人中,达标率不到25%。“这也和每个人的观念和条件落后有关。”很多人在患病初期并没有在意,等他发现自己出现三多一少的病状时,才会到医院做检查。“往往这个时候,他患病的时间已经比较长了,所以人们还是需要定期对自己做检查,在患病初期就发现,通过治疗,可以控制住血糖。”“要想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我们必须要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的饮食、合理的运动、心理的调节)上下工夫。”赵莉娟说,糖尿病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中有的可以避免、有的可以治好、有的可以改善、有的发展相当缓慢,中医对这方面的控制还是不错的。其次,赵莉娟提醒道,糖尿病是一种尚不能根治但可以良好控制的疾病,运用好现在的治疗方法,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如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切莫相信一些保健品可以降血糖,从而将治疗药物推至一边。”
|